「1963木十豆寸」是甚麼語言?
上網找找, 原來台灣一早已有不少名為「木十豆寸」(樹)的食肆. 台灣人改名果然有點心思.
一走上灣仔道麥當勞旁邊的舊樓, 電梯門一打開, 眼前一亮, 時光倒流70年一樣, 難兄難弟時代裝修, 你會以為自己經時光機, 重回阿飛正傳年代.
記得幼稚園時代, 在伯父家都有一模一樣的舊式收音機, 單人梳代的大小, 但當年的一台, 跟今日的均失靈, SY:「好似有聲呀!爸爸...」(都無插電!!)
收銀旁邊有座巨型大雪櫃, SY兩話不說, 靜靜打開已變成員工雜物櫃的雪櫃門, 縮了進去.
我問店長:「你哋係邊度借到咁多舊嘢嘅,
好正喎, 淨係D相機就已經吸引我逐部影啦」
店長答:「唔係呀! 我哋老闆係台灣人, 佢又好鍾意儲舊嘢, E度D嘢全部係佢自已儲落架, 全部係台灣運過嚟」
驚訝的我:「吓? 成座活字字粒櫃都係?」(我還以為是上環光華印務借畀你哋添)
店長笑一笑:「部電視機啦, 很門排舊信箱, 就算係窗花都全部係老闆自己搵過嚟呀!」
更驚訝的我:「吓? D窗花生晒銹, 原來都係收藏, 我頭先仲以為層樓咁舊,
D窗花又生銹添, 上手E度係咩嚟架?」
店長想一想:「好似係網BAR, (哦!咁我真係信生銹窗花都係老闆嘅寶物啦)
食物方面, 濃味寶寶一定歡喜, 而且秉承了台灣菜偏油的傳統, 好食好味的少少犯罪感, 在所難免. 一餐半餐, 沒有所謂吧.
今晚只有我和SY二人, 所以放棄了兩款定價$199, 及$239晚餐. (其實, 食環境, 食裝修, 也預了這裡價錢不便宜.)
這裡的食物絶對水準以上, 如果份量再多少少, 一定更完美.
我想喝湯, 今晚例湯是木瓜煲排骨
($35) , 足料, 入味, 木瓜又腍, 非常好味道.
SY:「爸爸你鍾意飲, 你飲多D, 我唔鍾意飲湯」, 我記得我做學生時代也寧願在公園躲藏, 不想喝湯, 當你有鍾意飲湯的欲望, 即已經代表你老.
清燉牛肉麵($75), 味道與價錢一樣精彩,一分錢一分貨, 絶不欺場. 堅好食!
是不是改良了成為香港人的口味呢? 我最記得廿年前食毓X私房牛肉麵, 標榜正宗台灣風味, 但又淡又難食, 今晚配上我最愛的粗麵, (似上海麵), 絶配!
SY:「如果可以換做烏冬, 我就會畀滿分」我反而覺得, 略帶粗糙的上海麵, 更是嫩嫩滑滑牛肉的好拍檔啦.
蒼蠅頭炒飯(88), SY:「爸爸你叫咗楊洲炒飯?」(菜單話係烏蠅炒飯喎)
SY:「你唔好講笑啦, 烏蠅可以食咩? 唔通有冇食曱甴咩?」, 其實這碟炒飯絶非講笑, 粒粒米粒粒爽, 連沒飯氣的小朋友, 也追飯食, 好嘢!
忽然小朋友指著掛牆日曆大叫:「今日係10號, 點解個日曆唔啱嘅?」(人手可以換, 哥哥太忙唔記得啫!), 鄰坐有情侶竊竊私語:「個細路咁都望到喎」(係囉...我都覺得佢遺咗我D八卦基因)
當有姨姨離開時望到SY蹲了在枱底, 便說:「E...原來佢有D枱係用以前E車改造喎」SY問我:「爸爸! E車係咩嚟? 係米校車排隊嘅E號車?」
這裡真的如同博物館一樣, 如果老闆有機舉辦導賞團,
我一定第一時間衝過來. 因為我想知每件舊物背後的故事.
1963沒有限時, 食飽可以任坐, 周圍任影, 記得似我一樣連櫃門也打開看看, 因為每個櫃也收藏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.
PS: 筷子印有不同的進食宣言「能吃就是福」、「不要偏食」, SY:「仲有《不吃自不吃》
(係《白不吃》」, 很浪漫, 如果再多十款, 感覺更溫馨
1963木十豆寸
灣仔灣仔道110號中匯大樓2樓
3105 0160
星期一至日: 12:00-22:00
大仁生活facebook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